您好,欢迎访问颐圣公社!     会员登录 | 免费注册 微信关注 会员中心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全部商品分类 首页 限时秒杀 特惠专区 颐圣视频 健康学院 颐圣会员 颐圣养老 颐圣旅游  
关于我们
颐圣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颐圣新闻
颐圣公社入选《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阶段政府工作报告》

 

兰民字〔2016〕47号                    

省民政厅:

  2014年,兰州市获批国家民政部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地区之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纳入到年度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从基本原则,主要目标,主要任务,项目支持,时间安排,措施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安排,全市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正在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展开,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现将近期我市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阶段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5年底,全市户籍老年人口63.83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19.83%,占全省老年人口的1/6。我市养老服务业在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推动下,提升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整体水平,创新发展了养老服务理念、思路和举措,优化了养老服务模式、机制和方式,形成了具有“兰州模式”的养老服务业。截止目前,全市居家养老服务的虚拟养老院人数达到24万人,占老年人口40.53%,年提供服务老年人400万人次;已建成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435个,其中:城市122个,农村313个;共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30家,其中城市养老机构19家(公办8家,民办1家),农村敬老院11家。同时,养老服务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和领域的深度融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主要工创新作和成果

一、加大政策导向

为认真开展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兰政办发[2015]194号),同时,各县区、兰州新区也相继制定了《实施办法》。到2020年,创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典型经验和先进做法,出台一批可持续、可复制的政策措施和体制机制创新果,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服务机构和产业集群,为全国、全省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示范经验。

为进一步加强和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建设,近年来,我市结合开展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全省首先创制了《兰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办法》(兰民发 [2015]170号)、《兰州市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兰民发 [2015]171号)、《兰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组织评定标准》(兰民发 [2015]172号)、《兰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兰民发 [2015]173号)等相关政策配套文件。近期,我市还将结合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工作的有关要求,制定下发《兰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政府购买和补贴办法》。

从2016年开始, 我市实行了对已建成验收合格435个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日常运行服务管理进行补贴。标准为: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每个每年补贴2万元,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每个每年补贴1万元。

我市积极引入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采取“公建民营”的方式,参与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运行服务管理,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

二、加快养老服务体系设施建设

       目前,全市8个县区已建立起了居家养老服务的虚拟养老院,能够提供11大类230多项居家养老服务。

已建成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435个。2016年,我市向省级申报建设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79个,其中:城市24个,农村55个。

在兰州市社会福利院内新建一所老年养护中心,该中心建设用地约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722平方米,设计床位500张,建设主体23层,项目总投资预计9348万元。目前正在主体工程建设,2016年底计划建成。

兰州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建设选址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龚家湾,占地面积24亩,设计床位1200张,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估3.06亿元。该项目正在进行前期手续办理工作,2016年底开工建设,2018年建成。

三、养老服务产业快速发展

一是产业规模扩大。我市通过政策扶持,市场导向的作用,促进和带动了养老服务产业规模的扩大,一大批新兴养老服务企业、社会组织应运而生,仅全市虚拟养老院的加盟企业就达到了253家,能够提供11大类230多项居家养老服务。二是产业链条延长。我市通过培育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使产业链条的延长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积极促进了养老服务与医疗、家政、保险、教育、健身、旅游、互联网、物联网等相关市场领域融合互动,使养老服务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三是产业标准提高。我市通过对养老服务加盟企业实行“两准入、一认证、一监管”的标准化制度建设(即企业准入退出制度,从业人员准入制度,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制度,服务质量监管制度),积极培育养老服务产业健康发展,实现了对养老服务加盟企业高标准、规范化管理,全面提升了养老服务加盟企业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四是产业市场成熟。我市通过积极引导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培育健康养老服务市场环境,形成了一批养老服务产业集群和知名品牌,带动了老年消费市场的日渐成熟。我市在甘肃国际会展中心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西部(兰州)老年产业暨健康养生博览会》,参展品牌企业达到100多家,涵盖老年人用品、健康养生产品、医疗康复、养老机构、老年理财、保险、旅游等养老服务的50多个门类上万种产品,会展期间参观人数达到10多万人次,对供给老年产品,繁荣老年市场,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五是非公企业参与的积极性高。我们通过市场化、社会化的方式,积极鼓励引导社会组织、企业参与养老服务业,一大批新型养老服务业应运而生,如:智慧养老,互联网+养老,健康养身体验馆,颐圣公社等,为拓展养老服务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市场环境不断优化和完善

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培育和完善市场良好环境,提升养老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是我市做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为此,市政府出台了《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兰政发(2015)98号)、《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兰州文化与养生养老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兰政办发〔2015〕149号)政策指导性文件,旨在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激发社会和市场活力,优化发展壮大养老服务产业,积极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推动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为进一步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政府给予每张床位一次性5000元的运营补助,同时享受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减免税收、行政事业收费和执行用水、用电、用气、用暖的民用价格等;社会组织、企业参与养老服务业,采取公建民营、民建公助、以奖代补、购买服务等的方式开展养老服务。积极推行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制度,把提高护理人员持证上岗比例作为考评民办养老机构的一项重要指标,全市建立了《国家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的护理员数据库,用人单位对取得证书的护理员从工资收入、社会保障、聘用编制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并逐步建立技术等级与收入相挂钩的良性激励机制。目前,全市已获得国家、甘肃省职业资格认证的有268人,占从业人员的70%。在充分发挥养老社会组织和社工队伍的作用方面,全市各民办养老机构都参加了甘肃省老年福利服务协会,通过定期组织协会交流、业务评比和护理业务比赛等活动,加强行业监管和自律,不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同时,设立在兰高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开设社工专业院校在养老机构实践基地,逐渐吸引了一批年龄较低、学历较高、专业对口,具备一定医护常识和康复技能的专业或准专业人才进入养老行业,积极鼓励和支持社工队伍在社区为居家老年人开展精神慰藉等服务,将社会组织纳入和参与养老服务的第三方资格认证和服务评估,实行对养老服务企业服务质量的有效监管。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养老服务业发展不平衡

由于我市各县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第三产业资源配置不平衡,老年人口数量分布不均匀等客观因素,形成了在城市主城区内养老服务业资源占有较多,为老年人提供的养老服务就比较丰富。而在三县和一个远郊区的农村由于地理环境、设施建设等诸多因素制约和影响,为老年人能够提供的养老服务仅在已建设完成的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农村绝大多数老年人还是通过家人亲戚邻里互助的形式实现居家养老。

(二)养老服务创新政策还不够

近几年,我市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养老服务业的指导性文件,对进一步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养老服务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我市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养老服务形势愈加严峻,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更加迫切。要通过改革创新政策体制,积极探索新型养老服务模式,通过市场化、社会化方向,积极鼓励扶持社会力量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同时,各相关职能部门也要加快制定出台养老服务业的政策措施,履职尽责,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

(三)养老服务财政投入不足

养老服务业是新兴产业,需要政府加大资金的投入,鼓励和扶持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在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补贴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养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四)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缓慢

我市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发展迟缓,后劲不足。主要是:数量少、规模小;层次低、服务差;开展服务项目少。为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新办养老机构,有效缓解公办养老机构的养老压力,市政府出台了大力促进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优惠扶持政策,对社会力量新办的养老机构,投入运营后,给予每张床位5000元的一次性补贴奖励和减免相关税费,但是新建民办养老机构还是寥寥无几。主要原因是:我市养老服务业市场化、社会化发展程度不高,优惠扶持政策没有完全落实,未能形成发展效应和带动产业发展。

四、下一步的主要工作和打算

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改革创新的任务十分艰巨。为积极开展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下一步,我市主要从8个方面开展试点:一是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二是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三是完善养老服务政策;四是强化养老服务设施;五是创新养老服务供给方式;六是培育养老服务产业集群;七是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八是强化养老服务市场监管。我们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积极探索和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全力推进养老服务业更上一层楼。

新手上路
联系客服
常见问题
会员介绍
购物流程
配送方式
配送服务查询
配送费收取标准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货到付款
售后服务
退款说明
价格保护
售后政策
发票管理
关于我们
关于颐圣
颐圣新闻
健康资讯
健康学堂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
400-612-803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每周上新
100%正品保证
支持货到付款
7天无条件退换
扫一扫
关注颐圣公社
Copyright © 2016-2026 www.52ysg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颐圣公社 陇ICP备16000195号-1